大型地埋式污水處理工藝選擇
根據進出水水質指標及特點,以及污水 廠采用地埋式建設的要求,設計中有針對性地選擇污水處理工藝:
(1)預處理工藝
由于進水中無機成分偏高,為降低進水中的無機成分對后續生化處理產生不利影響,本工程強化預處理是十分必要的。
設計中結合沉砂池與初沉池的特點,在預處理中采用大大縮短停留時間的沉淀池來取代沉砂池和嚴格意義的初沉池,簡稱速沉池。速沉池采用平流沉淀池形式,水力停留時間控制在15~20min。
(2)二處理工藝
通過望塘廠處理經驗,采用生物處理工藝可以穩定達到一A出水標準。通過多方案比較,設計選用以改良A2/O工藝為二處理工藝。通過對運行模式、功能區的布置進一步改進、優化,以滿足本工程的需要。主要優化措施包括:
1)曝氣池采用*混合式布置,提高系統抗沖擊負荷能力。
2)曝氣池水深8.5m,減小曝氣池占地面積,提高氧轉移率,降低能耗。
3)分兩段布置缺氧區,強化TN去除,以降低混合液回流比、減輕后續深度處理TN去除壓力。

(3)深度處理工藝
本工程深度處理主要功能包括:
1)重點去除指標為TN,由于二出水TN主要以NOx-N形式存在,需要選擇具備反硝化功能的工藝來控制出水TN。通過反硝化對TN的去除,可以相應提高COD的去除效果。
2)進一步提高TP的去除率。根據對本工程污水性質的分析,TN、COD、SS三個指標具有關聯性。通過對SS的去除,可以相應提高COD、TP的去除效果。
通過對活性砂濾池、反硝化深床濾池的比較,污水深度處理采用反硝化深床濾池工藝。
(4)污泥處理工藝
工程采用地埋式建設模式,建設用地緊張,衛生要求高。離心脫水機具有衛生條件好、占地小的特點,符合本工程的情況,因此,設計污泥處理采用離心脫水的方式。
結合本工程污水處理廠豎向布置,料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底部為倒錐形,便于泥餅滑動,無需安裝破拱滑架裝置,降低工程造價,簡化運行維護工作。設污泥料倉2座,總容積200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