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油過程產生的重污油經污水處理裝置回收后返回罐區,由于重污油中含有較高的水分和機械雜質,在二次加工時給裝置平穩生產造成較大的影響。2004年洛陽分公司投產了一套年生產能力3×10 t的重污油處理設施,關鍵設備是三相分離臥螺離心機。經處理的重污油,水分、機械雜質均達到了裝置進料要求,有效緩解了重污油給煉油生產造成的影響。
1 三相分離臥螺離心機簡介
1.1 工作原理
需要分離的物料通過中心供料管進入離心機內(圖1),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密度大的固體沉降到轉筒壁上。兩相密度不同的清液形成同心圓柱,較輕的液相處于內層,較重的液相處于外層。不同液體環的厚度可通過調節溢流堰和可變葉輪來改變。沉積在轉筒壁上的固體由螺旋輸送器傳送到轉筒的錐體端,從排料口排入固體集料箱。

1.2 操作與維護
開機前保證離心機三相排出口暢通,先啟動離心機螺旋電機,再啟動轉筒電機,轉筒達到額定轉速時,啟動進料泵。如果包含有無定形固體顆粒的懸浮液或非常小的固體顆粒,應緩慢提升離心機的速度,在1O~20 min內達到額定進料量。通過調節可變葉輪、離心機轉速、進料量調整產品的品質。離心機停機前必須停止進料,并用熱水對離心機內部進行清洗。
機器運行1小時后檢查主軸溫度(zui高允許130℃);每12小時用離心機上的潤滑脂罐對轉筒軸承加油一次;每運行2 000小時對螺旋軸承加油;運行500小時更換齒輪油,以后每年或運行10 000小時更換一次;離心機每運行500小時應清洗停機。
![]() |
2 重污油處理工藝
重污油由儲罐通過液體靜壓力或泵輸送至原料緩沖罐,再由原料泵輸送至三相臥螺離心機,分離出三種介質。污水排入含油污水管網,固相污泥通過螺旋輸送器送至固體料斗,分離出的重污油在重力作用下進入重油儲罐,再由泵輸送至罐區。為提高分離效果,通過自動加藥設施在離心機進料口加入絮凝劑和破乳劑(圖2)。
![]() |
3 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近年來,國內多家煉油廠采用了離心分離技術,但多用于含油污泥的處理.洛陽石化廠將離心分離技術用于重污油處理在國內尚屬。設施開工后,出現了三相分離不*(即油相中含水、水相中含油、泥相中含油含水均達不到要求)及原料中水相和固相含量較低時部分油相從固相出口排出的現象。與福樂偉公司技術人員一個半月的攻關,反復試驗,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1)科學選用絮凝劑。在相同試驗條件下,分別加入三種絮凝(zetag7650,zetag7689,F04240SH)并進行比較,根據污油中固相的絮凝時間和絮凝效果,選用了天津生產的F04240SH型絮凝劑,固液分離效果明顯;
(2)加入破乳劑。在出泥良好的情況下,對油中含水多次采樣分析,均在1% 以上。通過試驗,在絮凝劑溶液中加入破乳劑(型號G3922,),油中含水明顯降低,改善了油水分離效果。
(3)合理調整運行參數。在正常運行中,根據廠方提供的操作書,通過對離心機可變葉輪直徑、螺旋和轉鼓轉速、進料量、加劑量和溶液濃度進行調節,可分離出符合要求的固相、油、水。但在原料中水相和固相含量較低時,油在進料中的比例增大,超過了離心機油相排出口的外甩能力,導致部分油相從固相排出口排出。經多次調整并進行數據分析發現,這種情況多在進料量大于4.5 t/h時出現,若原料中油相含量較高,固相排出口出油時,將進料量調至4.5 t/h以下可消除此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