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很多陸地油田都屬于滲透性油藏,在油田生產開采中后期階段,這種情況下都會采取注水開發工藝,而注水工藝的水源主要是來自油田含油污水處理后的凈化水,而少量經過生化處理后的水進行外排,但是根據相關水質標準要求,油田含油污水外排一定要達到污水綜合排放相關排放標準的具體要求。這就要求油田企業必須要針對污水處理工藝進行不斷改進,這樣才能滿足生產實際需求。
1 污水處理工藝改進
1.1 增加預脫水器
由于目前油田生產規模在不斷擴大,導致來液量急劇增加,聯合站的原油脫水處理工藝流程經常會處在超負荷運行狀態下。針對這種現象,可以通過現有的脫水系統進行擴建改造,在其中引入與脫水器,來針對來液進行預處理,這樣就能夠有效提升油田脫水處理系統出口處的含油標準,保證整個生產系統實現正常運行。
易脫水處理主要具有以下一些優點:先,預脫水技術采用了范圍相對比較大的油水液面調節技術,從而使得預脫水器實際的分離適應力得到有效提升,能夠*油田在不同生產開采階段油水分離的實際需求。其次,充分運用了中間層洗滌技術。根據來液物性的差異,針對中間層的厚度進行合理控制,以此來充分保證油水實現有效分離。*后,通過設置水力排砂機構,針對脫水器進行定期沖砂處理,這樣就能夠充分保證實現正常運轉。
1.2 污水處理系統改進
在實際進行污水處理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都會采取多個核桃殼過濾器并聯運行的方式,并且在每個核桃殼過濾器把頂部設置了相應的加油口,而且在核桃殼過濾器的進出口位置要分別設置相應的取樣點。當整個過濾系統在投產使用后,由于進入過濾器內部的油污以及一些膠質物質會對核桃殼濾料產生較大的影響,從而導致濾料出現被污染現象,甚至出現板結或者濾速降低、水質變化等現象,在經過過濾后,水質不能滿足實際要求。他這種情況在一些聯合站超負荷運行狀態下表現得尤為明顯,如果來液中含有大量的雜質、乳化液、油污,就會導致在整個處理過程中整體處理質量,甚至在一些情況下經過過濾后的污水水質出現變壞現象。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在過濾過程中反沖洗處理,不能夠及時將核桃殼濾料表面附著的油污等雜質進行及時清除,*終導致核桃殼濾料出現板結現象。另外,如果在反沖洗過程中由于操作人員失誤導致過濾罐不能被*清洗,就會*終導致核桃殼濾料的污染情況越來越嚴重。
(1)增加加藥口。針對合同和過濾器濾料的反沖洗通常情況下都是采用熱水進行洗滌。在這種方式下在濾料表面附著的油污等雜質不能被*清洗,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為了污染問題。鑒于此,可以在核桃殼過濾器在上方開孔增加一個加油管線,將過濾器*定期加入一定的清潔劑,這樣就能夠充分保證核桃殼濾料不會出現嚴重污染甚至板結現象。
(2)加強反沖洗。要進一步實現過濾罐反沖洗自動化控制。通常情況下核桃殼過濾器反沖洗設計周期沒24 h,整個反沖洗過程會持續45~60 min,也就是說每一個核桃殼過濾器每天必須要進行一次反沖洗。而這種反沖洗周期已經*不能滿足標準要求,因此必須充分結合現場實際處理情況,以及水質情況,來合理增加每天的反沖洗次數。
經過上述改進后就能夠讓核桃殼過濾器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有效改善污水處理效率處理質量,進一步避免了在生產開采過程中造成地層污染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