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膜技術
膜分離法常用的有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等技術。由于膜技術在處理過程中不引入其他雜質,可以實現大分子和小分子物質的分離,因此常用于各種大分子原料的回收,如利用超濾技術回收印染廢水的聚乙烯醇漿料等。目前限制膜技術難推廣的主要原因是膜的造價高、壽命短、易受污染和結垢堵塞等,加之國內生產膜產品的廠家少,大都依賴于國外進口。隨著金正環保DTRO膜的本土化,*打破了國外壟斷國內市場的局面,并且國產化的DTRO膜解決了常規膜常見的難題,使DTRO膜在國內得到大力的推廣。伴隨著膜生產技術的發展,膜技術將在工業水處理處理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2、磁分離技術
磁分離技術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新型的利用廢水中雜質顆粒的磁性進行分離的水處理技術。對于水中非磁性或弱磁性的顆粒,利用磁性接種技術可使它們具有磁性。磁分離技術應用于廢水處理有三種方法:直接磁分離法、間接磁分離法和微生物—磁分離法。目前研究的磁性化技術主要包括磁性團聚技術、鐵鹽共沉技術、鐵粉法、鐵氧體法等,具有代表性的磁分離設備是圓盤磁分離器和高梯度磁過濾器。目前磁分離技術還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還不能應用于實際工程實踐。
3、Fenton及類Fenton氧化法
典型的Fenton試劑是由Fe2+催化H2O2分解產生•OH,從而引發有機物的氧化降解反應。由于Fenton法處理廢水所需時間長,使用的試劑量多,而且過量的Fe2+將增大處理后廢水中的COD并產生二次污染。近年來,人們將紫外光、可見光等引入Fenton體系,并研究采用其他過渡金屬替代Fe2+,這些方法可顯著增強Fenton試劑對有機物的氧化降解能力,減少Fenton試劑的用量,降低處理成本,統稱為類Fenton反應。Fenton法反應條件溫和,設備較為簡單,適用范圍廣;既可作為單處理技術應用,也可與其他方法聯用,如與混凝沉淀法、活性碳法、生物處理法等聯用,作為難降解有機廢水的預處理或深度處理方法。
4、電化學(催化)氧化
電化學(催化)氧化技術通過陽反應直接降解有機物,或通過陽反應產生羥基自由基(•OH)、臭氧等氧化劑降解有機物。電化學(催化)氧化包括一維、二維和三維電體系。由于三維電體系的微電場電解作用,目前備受推崇。三維電是在傳統的二維電解槽的電間裝填粒狀或其他碎屑狀工作電材料,并使裝填的材料表面帶電,成為第三,且在工作電材料表面能發生電化學反應。與二維平板電相比,三維電*有很大的比表面,能夠增加電解槽的面體比,能以較低電流密度提供較大的電流強度,粒子間距小而物質傳質速度高,時空轉換效率高,因此電流效率高、處理效果好。三維電可用于處理生活污水,染料、制藥、含酚廢水等難降解有機廢水,金屬離子,垃圾滲濾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