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業是耗水大戶,廢水排放量和污染物總量分別位居全國工業部門的第二位和第四位,是我國重點污染行業之一。印染廢水一直以排放量大、處理難度高而成為廢水治理工藝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水資源緊缺已成為制約我國印染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限制因素。為了實現印染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印染廢水的資源化回用、實現*已經成為這一目標的關鍵。
2015年4月國家出臺了“水十條”,其中提出: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到2030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質量*,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專項整治重點行業,制定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電鍍等行業專項治理方案,實施清潔化改造。有些缺水地區也相應的根據當地的水質水量特點制定出了“*”的要求。
膜分離技術在印染廢水*中的應用
廢水資源化回用中的新型膜工藝是指將膜分離技術與傳統的物理、生物和化學法進行優化,藕合得到的高效低耗水處理技術集成工藝。國外對膜分離技術處理印染廢水的研究已有近40年的歷史,美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將膜分離技術應用于印染廢水的處理。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印染廢水的膜處理技術。近年來,有關膜技術在印染廢水處理及回用中應用的研究日益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