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樁污泥的產生:
泥漿水(打樁泥漿水、洗沙泥漿水、建筑泥漿水、尾礦泥漿水等)是一種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微細泥顆粒的懸浮液體。建筑打樁是泥漿水的一種,也是常見的污泥類型。建筑打樁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污泥廢水,根據施工現場環保要求,污泥的處置需要按照國家規定進行處理和排放。
打樁污泥的特點:
1、產泥量大:施工機械一旦開機,在短時間內即可產生大量的泥漿。
2、存儲困難:現場沒有大容積的泥漿池,直接排放會污染環境,運輸成本很高,就地處理是最佳的方案。
3、階段性工程:建筑打樁都是一段時間一個現場,就地做污水處理工程不現實且費錢費力。
打樁污泥的處理方案:
泥漿處理整套設備的工作組成部分:由沉淀池、泥漿進料泵、加藥桶、加藥泵、清水泵、泥漿凈化設備(可選)、洗沙場淤泥固化設備、螺旋輸送機(可選)組成。泥漿處理不當會污染環境、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淤塞河道、影響水質、破壞市政設施。
*一種方案:沉淀池法。該處理方案主要是通過施工現場修建沉淀池,先將污水排入沉淀池,然后除去懸浮物、油類物質并進行中和處理,在檢測到達排放標準之后就排入河流。
這種處理方法利用了重力原理,靜止泥漿水,使泥漿中的大顆粒物質沉降,清液上浮,達到排放標準。是一種比較經濟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并不適合所有建筑現場施工條件和泥漿特點。
第二種方案:自然脫水法。該處理方案在鉆孔灌注的過程中采用篩網,泥漿中的小碎石、砂等固體顆粒物進行分離,泥漿排到一沉池、二沉池至三沉池,充分沉淀。施工的過程中,利用挖掘機及時清理一沉池、二沉池、三沉池,清理出來的沉碴運至蒸發池中,等到自然脫水固化后,運至儲料場或棄渣場。
第三種方案:絮凝處理法。這一處理方法對于廢棄的泥漿水中加入絮凝劑,由于泥漿水是一種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微細泥顆粒的懸浮液體,高分子絮凝劑是一類水溶性的高聚物,將其與泥漿水混合時,由于絮凝劑具有架橋、網捕、吸附和電性中和等功能,可以破壞泥漿水的穩定性,使泥顆粒從水中迅速凝聚、沉降,從而達到泥水分離效果。
疊螺機就是應用在絮凝處理法中的設備,泥漿廢水通過絮凝加藥攪拌輸送到疊螺機,經螺旋軸、動環、定環的作用力,擠壓水分,排出污泥。疊螺機有占地面積小、工作效率高、操作簡單、噪音小、易維護、節能減排的優點,廣泛的應用于污泥脫水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