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廢水的特點:廢水的排放相對集中,有機物濃度高;適宜于生物法處理,BOD/COD之比高,達到0.5~0.7;有毒有害物質很少。工藝流程說明:生產廢水通過攔截格柵入初沉池,攔截格柵可以去除廢水中的較大固體雜物,廢水自流進入初沉池,經過初沉后去除豆渣懸浮物,其中豆渣等懸浮物壓濾成塊做燃料或者飼料。初沉后的水進入調節池,污水在調節池中均質均量,以滿足后續工段的連續運行。污水經進水管進入厭氧區內,進水在厭氧區內停留一段時間,經連通口依次流入缺氧區A段、生物膜區、出水區,出水區混合液通過硝化液回流管回流至缺氧區前端,硝化污泥回流管回流至厭氧區前端。反應機理: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異養菌將污水中的纖維、碳水化合物等懸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當這些經缺氧、水解的產物進入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時,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異養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NH4+)氧化為NO3-,通過硝化液內回流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N2)完成脫氮過程。生物膜區內懸浮載體填充率為30-67%,所述生物膜區DO在1-8mg/L;所述出水區內膜通量18-25L/m2/h。A2/O系統出水進入二沉池,二沉池主要起到泥水分離作用及向系統回流污泥,為達到滿意的沉降效果,采用設計合理的表面負荷、沉降速度、污泥斗傾角,避免死角,縮短污泥在池內停留時間,保證澄清效果和泥水分離效果。污泥池主要儲存系統剩余污泥并起到消化污泥降低體積的作用。消化后污泥定期由環衛處吸糞車外運處理。二沉池出水到消毒池,加消毒劑消毒后進入清水池,達標排放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