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假發加工廢水處理設備
假發生產工藝基本相同,假發生產廢水COD、懸浮物濃度一般,但成分較復雜,變化不大。在廢水預處理階段一般采用強化措施保證后續生物處理階段的穩定運行。二處理以好氧生物法和厭氧生物法為主,好氧生物法包括淺層曝氣、射流曝氣、延時曝氣、吸附再生、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和生物接觸氧化等,厭氧生物法包括厭氧生物濾池和UASB 等。純好氧生物法出水水質好,處理效率高,但能耗高,剩余污泥量多,而單純厭氧生物法雖然能耗低,污泥量少,但出水水質難以保證。

一體化假發加工廢水處理設備
假發制品是以人體的毛發為原料,通過酸洗、水洗、脫色、染色和整洗等工藝制成,由此產生的假發制品廢水主要來自酸洗、水洗、染色三道工序。其中因在染色工藝中使用大量的中性染料,故原水的色度較高。酸洗工藝中投加大量的(濃)H2 SO4,故原水的酸性較大(pH 值低達3. 0)。另外由于在生產過程中投加大量的NaClO、H2O2、NaS2O3、焦磷酸鈉、氨水以及少量的柔軟劑、表面活性劑和無機助劑,同時人體毛發在加工過程中會脫落發膠、油脂、膠蛋白和維生素等,因此原水成分復雜且可生化性差(BOD5/COD≈0. 25),有些物質對微生物可能有毒害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采用微電解工藝預處理,提高生化效果
廢水中含有大量的膠體物質,膠體物質絮凝在一起,不利于微生物對其進行生物降解,實驗發現,經過微電解以后膠體物質能夠脫穩,由大分子變成小分子的物質,易于進行生物降解。
微電解是采用一體化微電解凈水器設備,以工業廢鐵屑為填料,通過氧化還原反應以及電沉積、絮凝、過濾等多種作用,去除廢水中的色度和其他污染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續的生化處理。
鐵屑中的Fe 原子和C 原子形成原電池,在其周圍產生一個電場,使帶電荷的污染物發生電沉積; 反應過程中產生的自由基(H#、OH#)和Fe2 + 不僅能與廢水中的污染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還能分解難溶或難生化降解的污染物,從而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 Fe2 + 溶液是良好的絮凝劑(具有較高的絮凝活性),并可起到一定的脫色作用。當一沉池中水的pH 值調節到9. 0 左右時,Fe2 + 便形成氫氧化亞鐵和氫氧化鐵同污染物一起被分離。經微電解系統處理后,出水的COD 降至660 mg/L以下,可生化性得到提高。原水的pH 值為3. 0 ~ 5. 0,這正好符合微電解工藝的條件,不需要另行投藥調節。微電凈水器運行一段時間后,需進行氣水反沖洗。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運行穩定、操作簡單、抗沖擊性強和占地面積小的特點,因此適合作為后續處理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