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豆制品廢水處理設備
豆制品是以大都為主要原理經過加工制作或精燒提取而得到的產品。傳統豆制品有非發酵類(豆腐、百頁、素雞、豆腐皮等)和發酵類豆制品(豆腐乳、豆瓣醬、醬油、臭豆腐等)。
豆制品廢水的特點是廢水 的排放量大有機物濃度高,成分復雜。以豆腐生產為例,黃泔水COD高達20000到30000mg/L,泡豆水COD為4000到8000mg/L,洗滌沖洗稅COD為500到1500mg/L。泡豆稅的主要承認有水溶性非蛋白氮、稅蘇糖、棉籽糖等寡糖,檸檬酸等有機酸以及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等,此外,還有異黃酮等色素類物質。黃泔水的組成更為復雜,除含泡豆水的所有成分以外,還含有蛋白質(大豆清蛋白、大豆凝血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氨基酸、脂類等。豆腐生產清洗用水中含有大豆清蛋白、糖類、豆渣和清潔劑等。

小型豆制品廢水處理設備
污水經過隔油隔渣池除去水中的浮油和粗大雜物,進入調節池均衡水質水量,調節池提升泵根據調節池中水位高低自動提升污水去SBR生物反應池,污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污染物在SBR生物反應池中被大量的活性污泥吸附,并被微生物分解和利用,懸浮物被沉淀截留,上清液經過消毒后達標排放。剩余污泥和格柵攔截的雜物儲存在隔油隔渣池,根據實際產生量定期清理